Hi科技 > 正文
探究手机厂商跨界造车的背后,藏着何种魔力
探究手机厂商跨界造车的背后,藏着何种魔力
来源: 原创 作者: 小Hi 2021-05-25 08:56
探究手机厂商跨界造车的背后,藏着何种魔力

2021年对造车圈来说可谓是热闹非凡,从1月份百度宣布成立合资公司正式进入整车制造,拉开了“跨界造车”的序幕。华为、小米、魅族、OPPO等手机厂商紧随其后,有的宣布整车制造,有的宣布提供支持。在这股造车新潮中,又不乏各种“大型真香现场”。

小米造车的传言纷纷扬扬了好几年,作为集团总办副主任的徐洁云也是不遗余力多次辟谣造车传闻,然而前脚刚发布“小米造车假新闻原则”,几个月后雷军就泪洒发布会“余生为小米汽车而战”。

而隔壁的华为,则是一直坚称“华为不造车”。就在今日,华为公司对外发布声明,重申华为不造车。声明表示,有关华为造车的不实传言,公司发言人已多次予以澄清。华为不造车这一长期战略在2018年就已明确,没有任何改变。

然而今年4月12日,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对外宣布了2021年的五大发展战略,其中就包括了跟北汽、广汽、长安三家汽车集团成立三个汽车子品牌,主攻智能汽车技术解决方案。短短5天后,华为与北汽联手打造的极狐阿尔法s就正式亮相。而在上海车展上,华为常务董事、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更是亲自现身,为赛力斯SF5站台。大家恍然大悟:原来华为确实不造车,只是新能源车的“搬运工”呀!

那么新能源造车到底拥有何种魔力,能让手机大厂们不惜“打脸”还要投身其中呢?

新能源造车为何引来众多手机厂商?

1. 大环境背景下的需要

近年来全球变暖的趋势愈发明显,节能减排成为了各个国家的共识,我国率先行动,“做好碳达峰、碳中和工作”被列为2021年的重点任务之一。

国务院于2020年11月发布的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(2021-2035 年)》文件要求,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,将在2025年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%。

这就意味着,即使整体的汽车销量不再增长,按照2020年的销售规模计算,新能源汽车2025年的市场规模将超过500万辆,是目前的5倍左右。

而根据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显示,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比2019年同期增长36%,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36万,同比2019年的120万增长13%,创下历史新高。

尽管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,但要在短短五年的时间,要将新能源汽车从136万销量增长到500万辆以上的规模,这中间巨大的市场缺口,自然吸引了众多企业前来“分饼”。

2.资本市场的青睐

大环境的背景加上国家的引导,让新能源汽车的未来一片光明,于是新能源汽车品牌在投资市场上备受欢迎。相关数据显示,2020年新能源汽车品牌融资事件数比去年下降了18.3%,但披露的融资金额同比大涨159.4%,达到1292.1亿元,近十年来首次突破千亿。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以蔚来、理想和小鹏为首的初创公司在资本市场乘风破浪,仅2020年一年内,小鹏汽车、理想汽车市值分别累计上涨了328%、243%,蔚来汽车累计涨幅更是达到了1243%,增长了 12 倍之多!

3.政策的大力支持

在引导之外,政府通过发布一系列的政策推动能源造车的发展。去年6月,国务院发布关于落实《政府工作报告》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正式发布,对确定的重点工作提出部门具体分工。要求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,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,拓展5G应用,建设数据中心,增加充电桩、换电站等设施,推广新能源汽车,激发新消费需求、助力产业升级。

无论从新能源车的制造、销售以及周边设施配套等方面,政府从补贴、政策进行大力支持无疑让不少手机厂商的加入表示了友好,自然也将门槛降低了不少。

4.产业链成熟

以新能源汽车的“心脏”——电池为例,对比2018年1千瓦时的三元锂电池价格,伴随着宁德时代、比亚迪等动力电池企业的发展,2020年的价格仅为当时的15%不到。而在第十二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,孚能科技、天津力神等公司领导一致认为到2025年,三元锂电池售价将再次降低一半以上。

核心的电池仅是众多汽车部件中的一个,同样也只是新能源产业中的一环。成熟的技术庞大的市场需求,推动了各家汽车配件生产企业模块化的探索和技术研发,而这些技术的积累,已经彻底变成互联网科技公司跨界热潮的推手。

5.自身技术与造车应用场景匹配

智能汽车和自动驾驶的兴起为科技公司带来了大量的机遇,尤其是对于互联网科技公司而言,自身拥有的专利与技术不仅在造车环节中拥有匹配的应用场景,更可以在一众新能源车企中通过独特的优势脱颖而出。不仅如此,对于小米、华为这类手机起家的企业,汽车与手机在搭建的生态网络中可以形成很好的串联互通。从本质上来说,汽车可以视作一台更大的“手机”,通过硬件盈利的同时,附加系统升级、软件更新等服务可以实现软硬件“两头赚”。

“如今,汽车行业成为了投资的热土、利润的富矿,被手机厂商看好并不意外。”中南大学交通运输研究中心研究员时蔚然认为,近年来随着产业变革和消费升级,智能汽车成为主流,尤其是智能电动汽车正处于产业上升期。5G的商用以及人工智能、自动驾驶、三电系统等汽车技术的迅速提升,使得智能电动汽车近两年迅速成为消费热点,市场显现出良好发展势头,成为极具吸引力的“朝阳”产业。

6.自身或市场原因 被“裹挟”入局

我们知道,3G跨4G 的时代推动了智能手机快速发展,直到2016年,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历史峰值,市场已经接近饱和,消费者对于智能手机的需求逐渐减弱,随后智能手机出货量连续四年下滑。

根据IDC数据显示,2020年是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连续下滑的第四年,出货量为12.92亿部,相比2016年下滑15.5%。国内手机市场同样不容乐观,2016-2010年国内手机出货量逐年下降,2020年国内手机市场总体出货量3.08亿部,相比2016年下降20.8%。

中国智能手机行业的发展陷入了瓶颈,要想企业能持续发展,拥有良好的造血能力,就要寻求突破,开凿其他业务。现阶段的智能手机市场已经很难为厂商赚取更高的利润,厂商需要寻求新的出路,并且是一条比手机更赚钱的出路。而新能源汽车是未来的发展趋势,同时也有可能成为手机厂商的下一个利润增长点,这让造车成为了不少手机厂商的第一选择。

手机巨头们入局的底气何在?

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趋势必定是向着智能汽车的方向发展,而这其中离不开自动驾驶、人机交互等一系列技术的支持。而在这方面,手机厂商们的技术研发能力体现无疑。

宣称不造车的华为,更多地是作为一个供应商,为市场提供一些解决方案和技术服务内容。以鸿蒙系统为核心,打造强大的生态体系,这是华为的核心竞争力。其次,对于算法技术要求极高的自动驾驶,华为积累的大批人才、算法模型和经验库让其在应对时得心应手。

而拥有充足的人才与资金投入到软硬件的研发,让其造车之路走的更加轻松。比如在软件方面,华为研发的激光雷达系统不仅探测范围更大、精准,而且整套系统价格均比海外企业要便宜不少,这也让国内车企在产品定价方面有了优势。硬件的汽车芯片方面,华为研发的车规级芯片,更是智能汽车技术的顶部。

小米作为唯一一家宣布独立造车的手机厂商,为何如此硬气?归根究底,首先是有钱。

去年小米各项业务稳定增长,财报显示,2020年总收入达人民币2459亿元,同比增长19.4%;净利润人民币130亿元,同比增长12.8%。而在2020年底拥有1080亿元让雷军底气十足,对于新能源造车来说,有钱不一定能成功,但是没钱却寸步难行。

除此之外,小米手握的专利同样是雷军信心十足的支撑,根据创新和知识产权SAAS服务商智能芽数据显示,目前小米集团与汽车有关的专利已经达834件,小米的汽车相关专利中发明专利超过96%。而在专利价值方面,小米汽车相关专利的件均价值达1.13亿美元,超过蔚来、理想、小鹏。值得注意的是,小米在相关专利的件均价值甚至已经超过了特斯拉,某种程度可以说明,小米的电子设备相关技术在未来造车过程中将具有优势

造车成功能否反哺手机产业?

在软件定义汽车的浪潮之下,对于手机厂商而言,它们的发展有两条线路。一条是以手机为主要硬件的不出行线路,另一条是与汽车挂钩的出行线路。无论用户处于哪种状态,都会在科技巨头的体系之内。因此,科技巨头入局汽车产业是必然。”无论是小米还是创维,抑或是宣称不造车的华为,都已经建立了足够丰富的智能产品生态圈,而汽车,正是它们生态链上的最终一环。一旦实现智能汽车的打造,这些科技企业在手机、家居、汽车上的智能生态产品将全面打通,这会为其提供更为广阔的应用场景和空间。

在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衡看来,科技企业与车企所打造的生态链存在一定差异,并不冲突。小米、创维等科技企业试图通过造车打造一条完整的智慧家居生态链,将其智能产品全部连接起来。

其次,作为手机厂商对于手机与汽车的联动设计,可以为手机的销量带来一定的增长。比如OPPO 与国内领先的智能汽车品牌理想合作,实现了车机互联,OPPO Find X3 系列手机可以作为理想 ONE 的蓝牙车钥匙,靠近汽车就可以自动解锁车门,此外还可以远程开窗、鸣笛寻车。如何利用手机为车主们带来便利,这种设计如果能走进车主们的心坎去,那么势必将刺激手机的销量。

总结

汽车正在成为下一个被科技颠覆的行业,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、技术的进步、碳排放政策的限制,以及消费习惯的改变,新能源汽车未来全面占领市场是必然趋势。所以无论是互联网大厂、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都在积极布局。吸引如此之多的手机厂商加入,正是因为看到了未来十年的风口是智能物联,在这其中智能汽车正是最关键的一环:。恰逢赶上智能电动车的红利时代,让很多手机厂商谋划已久的造车愿景得以落地。

综合来看,小米、华为等手机厂商他们在都有着较深的积累,拥有自身能力特征与自洽的逻辑。但未来智能科技而战一定是知识产权和人才竞争,只有真正一门心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深耕,这些跨界进入的竞争者才会推动产业更好的发展,赋能车企,或是为消费者带来更多更好的产品。